智慧排水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目前城市的排水管网系统大部分是基于GIS,城市排水的技术与GIS技术结合使用,对管网的空间属性数据进行存储及处理,形成相关数据库,实现数据录入、编辑图形、空间分析等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从而监控排水管网状况。由于对管网信息采集不足,更新时效性差,准确度低,系统无法满足越来越高的业务发展需求。同时排水管网管理部门众多,各部门掌握一定的信息资源,无实现相关资源共享,造成信息独立等问题,导致信息化排水系统无法有效解决相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由于系统主要实现对管网数据的录入和查询,缺乏有效的数据分析功能,无法对管网的规划建设起到明显效果。主要问题如下: 1、基础信息采集程度不高 目前大部分排水信息化系统只对小范围区域的排水管网进行前端传感设备的建设,监测范围无法有效的覆盖整个城市管网,对城市管网的基础信息采集范围不够广泛,信息内容不丰富。布放在地下管网的前端设备由于环境恶劣,地下通信信号弱,导致设备无法长期工作,数据更新时效性差等。 2、系统数据资源独立 排水部门大部分都有自己的系统,各个系统基本只关注本部门的业务流程要求,但是独立额数据无法全面的支撑业务的发展。并且存在多个开发商开发不同部门的系统,导致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不一致性,对于同一事物没有统一的名称、编码或数据格式。数据条块化以及孤岛现象较为严重,导致无法对所有数据全面的整合分析。 3、缺...
发布时间:
2020
-
07
-
06
浏览次数:114
解决城市居民饮用水问题,让老百姓喝上安全、健康的水,成为各地政府的重大民生工程。在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的大潮中。 城市生活污水含有大量污染物,若不加处理或处理程度不足而排入江水河流,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及毒性积累,危害人体健康,甚至阻碍城市经济发展。当今污水具有高浊度高浓度的特点,我国多年来传统的“一级处理”及“二级处理”水处理工艺以及设备不能满足要求,处理后的水质不达标,因此城市污水处理设备、工艺、管理系统的自动化、信息互联化和智能工业化管理已刻不容缓。本文结合城市污水处理设备及工艺,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城市智慧水务系统应用。 智慧水务建设的要求: 智慧水务体系建设,主要基于智慧水务数据资源建设要求,数据主要包括监测数据、基础数据、业务数据和多媒体数据,其中污水处理厂和泵站的生产指标及生产运行数据实时远程监控,信息采集,智能预警尤为关键。 对于生产指标主要有以下要求:进出水水量检测;进出水水污染物检测,对进出厂污水中的固体悬浮物、有机物、含氮化合物、磷酸盐、钾钠及重金属离子、菌类生物群等进行实时检测,自动采集及智能预警;集水井水位的监控。 生产运行数据主要有以下要求:采用检测仪、传感器等仪表仪器实时监测各类阀门、压变、温度、流量的开关量和模拟量,并且在监控中心显示其检测值。 智慧水务系统通过数据采集设备、无线网络设备、智能采集终端、水质检测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计、智能水表...
发布时间:
2020
-
06
-
17
浏览次数:286
城市生活污水含有大量污染物,若不加处理或处理程度不足而排入江水河流,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及毒性积累,危害人体健康,甚至阻碍城市经济发展。当今污水具有高浊度高浓度的特点,我国多年来传统的“一级处理”及“二级处理”水处理工艺以及设备不能满足要求,处理后的水质不达标,因此城市污水处理设备、工艺、管理系统的自动化、信息互联化和智能工业化管理已刻不容缓。本文结合城市污水处理设备及工艺,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城市智慧水务系统应用。 智慧水务是服务于供水行业的企业发展目标,以先进信息科技(应用水务物联网数据采集、大数据分析、模型仿真、移动化应用等)和先进水领域专业技术为手段,以行业先进管理模式为标杆,以提升服务、运营能力、管理决策水平和绩效表现为目标的智慧化平台。 更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手段实现更好的水务信息化建设。 能够实现:实时感知、业务整合、互联互通、融合共享、智慧决策、智慧便民。 目标: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一切服务智慧化。 近年来,上海昊沧积极探索智慧水务建设,强化改革创新,积极推进现代水务与智慧水务建设,从依靠经验化管理模式转变为智能化管理模式,在水体治理、供排水生产运行实时监测、生产调度、设施设备维护管理等方面做活水文章,让水真正“活”起来。
发布时间:
2020
-
05
-
13
浏览次数:224
“智慧城市”和“智慧水务”的建设都是一个庞大的且系统性强的工程,如同盖一座高楼,从前期准备到开土动工再到大楼建成中间要经历许多步骤。有些步骤是必不可少的,否则轻则大楼可利用程度不高,重则变成“豆腐渣工程”引发安全问题。 智慧水务涵盖了水文、水质、水资源、供水、排水、防汛防涝等各个方面。其是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测量水文水质等水利要素,传递到互联网上,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信息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计算、管理、模拟、预测和管理。 将“互联网+”与水务相结合的智慧水务,重点在于服务城市水务运营和管理,覆盖水务工程规划、设计、运营和管理全过程。实现智慧供水要以经验运行为主、做好状态评价、事故预警、调度应急,优化运行、节能降耗。由于智慧排水相较于智慧供水滞后,现尚处在科学管理起步阶段,要做好排水系统灾害诊断、洪涝灾害预警、系统调度优化等。 智慧水务在国外已经非常普遍,但在我国国内却仍然比较匮乏。在信息化日益加速的今天,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进程加速,利用遥感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三大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水资源的空间信息管理已成趋势。这将是构建水务管理信息源的基础,对于救助重大水灾害,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期待政府在建设智慧城市时,给予智慧水务更多的关注,也期盼行业内的有志于智慧水务行业的企业能去推动建设。只有尽早的出现更多的成功案例,才能引起更多的关注与投资,更有效地推动...
发布时间:
2020
-
05
-
09
浏览次数:179
近年来,城市智慧水务已成为城市水务领域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各种在线监测设备、数采仪、无线网络等实时了解城市供排水系统的运行状态,并采用可视化的方式有机整合水务管理部门与供排水设施,形成“城市水务物联网”,打造出水务综合运营管理平台。水务综合运营管理平台对海量水务信息进行及时分析与处理,并做出相应的辅助决策建议,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水务系统的整个生产、管理和服务流程,从而达到“智慧”的状态。 智慧水务的发展路径存在什么问题? 从物联网架构的角度出发,物联网可粗分为三层,即感知层、网络(连接)层和应用层。 当前主流的智慧项目建设,主导方以信息化公司、甚至某些设备商为主,他们主导下的智慧发展路径,大多是自下而上的。自下而上是否可行?可行,现实中的自下而上是否存在问题?当然存在问题,而且问题很大。 当前的自下而上的智慧发展路径,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对应用层专业性的东西,认识过于浅薄,不仅如此,甚至从这些赶智慧风口的公司内部来讲,领导们对应用层的专业性,根本上就缺少重视。 作为一个新兴的发展行业,对于什么是“好的智慧产品解决方案”,各方缺少统一的认识。这就导致一个困境,业主部门自身的需求不明确(他们熟悉业务,但专业性也不一定很强),自然也没有足够的判断“什么是好的智慧产品解决方案”的能力。 智慧水务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以往传统的粗放型工业用水模式,实现动态高效的新型...
发布时间:
2020
-
03
-
19
浏览次数:98
说到治水,中国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大禹。大禹治水时,主要采用了“疏顺导滞”的方法,从而疏通了九州的河流,使大水流进四海,完成了治水大业。然而,如果将大禹治水的场景换到现代都市,面对着高楼林立的水泥地面,大禹可能有的头疼了。 让人头疼的是导致城市内涝的原因不光是气候因素,更多是在于城市建设和规划残留下来的问题,比如城市绿植减少,地表硬化率增加,围湖造田等等,大部分都与人自身的行为有关。 显然,要想治理城市内涝,人类必须要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影响。而面对如此复杂的原因,“治因”显然是太为难AI了,但是用智慧水务“治果”还是十分具有可行性的。 智慧水务是一个需要大量前期投入的工程,且在短期之内能够实现的效果有限。企业要维持经营就需要在经营期内有效产出高的项目上投资,智慧水务的短期收益不能够吸引供水企业主动投入大量资金。经过对企业的前期调研和市场调查制订的“设计蓝图”能够让供水企业提前看到智慧水务建成后的形态,帮助企业看清“智慧化”能为企业带来的收益和发展前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供水企业的投资疑虑。“施工计划书”的作用是明确建设步骤和材料需求,让供水企业知道搭建方法、建设周期和所需花费。“施工计划书”可以依据企业的需求调整,能减少企业重复建设花的“冤枉钱”。
发布时间:
2020
-
03
-
12
浏览次数: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