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lood系统软件的开发采用国际标准的计算机软件和信息网络技术,确保系统的先进性;采用开放性的技术和通讯接口,便于与其他系统间进行信息共享;同时,系统全面考虑了网络安全、系统平台安全、应用层安全、用户管理等方面,确保信息采集、处理和存储的保密性、可用性、完整性和可控性。 iFlood软件可用于小流域的雨洪预测、监测、报警、分析、调度等,已成功运用于北京排水城市排水集团城市雨水泵站智能预警、宁波排水集团智慧水务二期、常州排水防汛等项目,收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发布时间:
2016
-
03
-
13
浏览次数:171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2014年第四季度建设和运行情况的通报”(以下称,通报)表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设市城市、县(以下简称城镇,不含其它建制镇)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3717座,污水处理能力1.57亿立方米/日,较2013年新增约800万立方米/日。 通报显示,2014年第四季度全国设市城市建成投入运行污水处理厂2107座,形成污水处理能力1.29亿立方米/日;县城污水处理厂已有1402个,占县城总数的86.9%;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1610座,形成污水处理能力0.28亿立方米/日。 在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方面,通报显示,全国36个大中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污水处理厂累计处理污水量45.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0%。2014年,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累计处理污水480.6亿立方米,比2013年增长8.1%。 通报强调,在2015年各地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快落实“十二五”规划任务,进一步加快污泥处置设施建设,依法加强污泥产生量、去向及处置量的监督核查,进一步加强对污泥...
发布时间:
2016
-
03
-
13
浏览次数:187
—科技改善环境 2015年2月4日,北京昊沧公司与首都科技服务业协会(以下就简称“科协”)举行了对接交流会。北京昊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谢磊以及首都科技服务业协会理事长刘东威、首都科技服务业协会副秘书长李卫卫、赖晓南等参加了会议。 会上,谢磊总经理宣讲了昊沧公司的工作理念与基本情况,并提出加入协会的强烈意愿。作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拥有“小、快、灵”的特点和优势,希望能够通过协会平台,促成与大院大所在环保领域的合作,为环保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科协的刘东威理事长在听取昊沧公司的工作情况后,对昊沧公司的工作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指出昊沧公司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队伍,拥有过硬的技术。并希望昊沧公司正式成为首都科技服务业协会会员单位,为协会注入新鲜血液,突破现有大院大所的产业化固定模式,探索出科技服务业“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在协会的平台上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科技协会的领导一致认同昊沧公司“科技创新,美化环境”的工作理念。会后,协会领到表示将结合自身重点工作与昊沧公司进一步沟通。背景: ...
发布时间:
2016
-
03
-
13
浏览次数:144
昊穹飞云展宏图,沧海犁波铸大业。人才济济立根本,发明累累结硕果。源头创新有活力,科技求索无止境。高瞻远瞩立前沿,春秋十载待玉玑。智能曝气护绿宇,得来锦绣沁人心。防汛决策功盖世,预测仿真技超群。调度系统频捷讯,环境信息敢争先。十年磨剑锋方露,跃马扬鞭日可寻。 ——贺上海昊沧系统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十周年 今天是上海昊沧系统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十周年纪念日。 ...
发布时间:
2016
-
03
-
13
浏览次数:149
2014年7月上海昊沧收到上海老港固废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的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MIS管理信息系统采购及伴随服务项目中选通知书,接到通知后,公司第一时间联系对方商讨后续事宜。 上海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项目是上海市政府重点工程,位于上海浦东老港基地东南角,占地面积约240亩,总投资约14.7亿元人民币。工程于2010 年8月30日开工建设,2013年5月30日试运行,2014年5月30日正式运行。由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所属企业上海老港固废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投资,上海环境集团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运营管理。这是全国最大的生活垃圾焚烧厂之一,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达到了绿色环保要求,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美好家园的典型案例。 本项目为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MIS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与老港固废基地及能源中心厂内已有信息系统的对接,数据应用集成,必须的配套硬件设备的采购。本项目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按业主要求对系统进行深化设计及无线传输网络等专业设计,硬件设备的供货、运至安装单位指定地点、安装、调试;检验、测试、验收配合和售后服务等;以及本项目软件开发、安装、调试、培训及其他伴随服务等。该项目自发布后,受到全国同行们的广泛关...
发布时间:
2016
-
03
-
13
浏览次数:217
在物联网与智慧城市理念的背景下,“智慧”的理念被炒得火热,智慧交通、智慧消防、智慧水务,应运而生。 智慧水务建设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智慧水务的总体建设目标是:依托现代化技术手段,全面建成水利信息基础感知体系,健全保障支撑环境,推动水利综合业务精细化管理,提升科学化决策调度管理水平,最终形成“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科学的决策、更高效智能的管理”的智慧水利管理体系,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 智慧水务管理平台可及时发现河道、水库、渠道人员闯入,垃圾堆放,水面漂浮物增多系列异常事件实时监测和预警;对河道船只实时监测,对不按批准的时间、范围、开采量和作业方式采砂的船只检测和告警,解决水资源污染严重问题,助力生态管理有序进行。 事实上,智慧水务开发和实施过程中面临着如下的技术挑战: 1、“物”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水务的监测对象包括:闸门、泵站、排海管网、水质检测站等。监测指标涉及PH值、COD、流量等。监测数据来自于不同的工业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智能终端设备、电子标签,它们运行于不同类型的操作系统或者微控制器上,使用不同的数据协议。 2、“物”所处的网络环境多样性。物联网设备通过不同的方式接入到骨干传输网络中,比如蓝牙等。 3、物联网应用层协议的多样性。在镇海水务项目中,我们采用的协议。 4、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的实时性。在应急响应、实时监控方面,对数据以及系统响应的实...
发布时间:
2021
-
01
-
14
浏览次数:63